2020年,问止中医第一本中医人工智能的临证医案集《AI岐黄——中医大脑医案集》发布,收录了中医大脑30则诊疗案例;
2021年,我们收集了30例中医大脑对治癌重症的医案,出版了《AI岐黄——中医大脑重症医案集》。
这两本医案集均由中医药出版界的权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记录的医案涉及多种疾病,展示了AI中医大脑在中医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卓越能力。
时光荏苒,三年后,一脉相承的《AI岐黄——中医大脑疑难重症医案集》,同样经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面世。
顾名思义,本书为中医治疗“疑难症”和“重症”的诊疗实录。
与前作30例医案不同的是,本册汇集了50例的医案。医案数量的增加,必然需求纸墨以承载,但在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还是有点被震撼到:这也太厚了!
全册970页的厚度,可谓一本扎扎实实的大书,绝对是重量级选手,甚至有作为武器防身的潜力。
展开全文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随着临床大数据的不断积累,我们不但应用纯中医攻克了常见病症,更在重症治疗、特殊疑难症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
中医大脑的出现,让我们可以通过整合传统智慧和现代科技的方式,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大脑是摆渡的船,“疗效”则是我们的星辰大海。
如同前两部医案集的精神内核,我们将临床的实际诊治纪录及“中医学习大脑”分析记录充分呈现。
这部医案集不仅包含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重症案例,还展示了问止中医团队在应用AI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决策依据。
一个个生动的思考实例和真实的医案样本,凝结着中医大脑和问止人的集体智慧。
通过对每个医案的详细解析,希望读者可以领悟到中医大脑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决策依据,为理解和应用中医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中医大脑有何不同
今年ChatGPT的爆火,也让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医AI的研发上。
回想起曾经肆虐的新冠,典型症状多为发热,恶寒,身痛。可是不同的中医给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有人用麻黄类的葛根汤、大小青龙汤;也人有柴胡桂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附汤等等。
中医的特点之一,就是流派众多,众说纷纭,临床效果好不好,那就一言难尽了。只把疾病一味程式化、简单化,对应到某个方剂上。如果是那样的中医计算机系统,那就危险了。
有句话叫:“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想要实现未来的数字医疗,就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
这样仅凭对应关系就开出的药方,我们是信还是不信,是吃还是不吃?
中医大脑的强大治症效果,来源于海量的名医智慧和经验、上千万条有效数据案例,比人脑更全面,比人脑计算量更大更迅速。而且不断提炼、整理、构建、优化整个中医大脑知识结构的模型,日日精进。
受倪海厦先生悉心指导,林大栋博士工程师的身份与中医师的身份巧妙结合,使得他能够凝聚众多英才,共同研发了“中医大脑”。这或许是时势所需,或许也是命运安排的必然。
中医大脑不断学习的,并不是简单的药方,而是“制方大法”,也就是“药对”和“病机治则”。
病机变化包含虚实夹杂、阴阳格拒、寒热真假等众多变化,而药对是中医方剂的底层代码,以药对组方,才有合群之妙用。
根据患者多个维度的症状,中医大脑推导出使用哪些药对,进而把药对组合成用药数量少、但作用力强的方剂,推荐出个性化、适合不同体质的治疗方案。
古代医家可能凭借人脑的计算力,穷尽一生钻研总结几张方剂,得以传承后人。而中医大脑是通过每秒钟数百万次的计算量,推导检视历代医家智慧得出结果,把中医人工智能真正带入临床。
“中医大脑”的基石来源于伤寒方证,照此思路,又融合了部分后世优秀时方的方证;然后就是用各种算法反复提炼,海量实践及时反馈;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的诊疗体系。而其中的精华,尽在书中的【本诊方剂整体药对结构分析】中。
配合医师的详细诊断,中医大脑加减精准,才能制定出更加适合现代人体质的理法方药。
中医进步的“强劲引擎”聚焦于疑难重症
中医发展面临什么困难?相信许多人都能说出一二。
比如: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典籍艰涩难懂;中医人才的培养依靠“人传人”带教,过程慢、成本高;不同流派间存在一定壁垒,少有学术方面的交流与碰撞;城市化发展,使得道地药材供给不足;传统的纸质书写方式记录医案,使得信息收集更有难度等等,原因不一而足。
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许多人认为中医“失去”了治大病的能力。
为什么这里用失去而不是其他词?因为中医治重症,古已有之。《伤寒杂病论》中所述的病种,便有不少是急症重症,甚至于是危重病证。
我们通过人工智能中医大脑,将历代大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等内容整合,辅助青年中医师进行诊疗,使更多医师能够进一步融入医家先贤的思维过程。
中医大脑可以看做中医进步的“强劲引擎”,也可以看做中医界的“灵丹妙药”,它用一股作用力将精华融会、将派系打通、将医师赋能。
未来的变局将主要由科技领域引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正在逐渐成熟,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为引领未来的核心领域。中医人工智能,则是革命性的救人工具。
不管是远古时期部落长老讲的故事、古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还是印刷术发明之后的纸质书籍,它们都承载着文化,传播着知识。
而人工智能中医大脑的记忆量、数据量,自然不是人脑可以比拟的,而且明确无误、不会出错。
当其需要作出决定时,通过医师录入的诊疗信息,中医大脑的数秒检索即可阅便古今典籍。
悉心耕耘、点滴灌溉,经过岁月流转,被众多医者智慧滋养的“中医大脑”早已超越了普通医师的能力范畴。5年临床、超60万的医案,更有无数的学识和经验浸润其中。
以书为镜启岐黄新途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AI岐黄·中医大脑疑难重症医案集》也可以视为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医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路。展示AI技术在中医疑难重症领域的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启示我们如何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进程,让岐黄之术焕发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中医大脑在海量数据的滋养下功力与日俱增,疑难重症医案也大量累积。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合计50个疑难重症医案。在具体医案的筛选上,本书相比于前两本更加严格。
有些病症虽不是可以令人生命受到威胁的重症,但其难以治疗,常常给患者造成大量痛苦;更有些病症,其少见程度令经验不够充分的医者感到紧张;当然,避不开的就是以各类癌症为代表的重症,对于人类的生命威胁尤大。
本书共收入了 50 个不同类型的医案,其中有些是癌重症,有些是疑难症,且举一些特殊案例如下:
· 中医抢救危急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 治肾衰竭二例,治疗后停止透析
· 从“脾气”治好严重高危的血小板低消
· 治重度脑瘫患儿,5个月经历纪实
· 吃油炸炒货、沙琪玛导致的耳聋,却用阳药治
· 逆转多年糖尿病,指标恢复正常
· 频繁眨眼的怪病二例
· 中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视力复原
· 睡眠呼吸暂停,中医也能治吗
还有一些看似不至危及性命的病症,但困扰患者甚久而来求治成功的,如:
· 喝药后,感觉肚子里有股力量,把内脏从左往右拉
· 弹琴老师多年手汗,两诊解决
· 治疗肾结石二例,顺利排石
· 治疗顽固难愈的牛皮癣二例
· 奇怪的全身游走性疼痛,四诊愈
· 治阿尔茨海默病,戒断西药,生活如常
· 脱发毁颜值,治疗脱发,长回秀发
当然,有一些是属于癌重症范围的案例:
· 宫颈癌的中西医配合治疗二例
· 中医治乳癌,肿瘤缩小,指标复常
· 中医大脑治肾癌,取得超预期疗效
· 中西医配合治肠癌肝肿瘤,病灶消失
· 反复便血的结肠癌,“武汉好了,爸爸是不是也快好了?”
· 中医大脑治肺癌肺积水
· 以体质调理治肺癌淋巴和骨转移,生活恢复正常
· 卵巢癌压迫导致肠梗阻,西医无策,中医有方
中医大脑在人类医师看来极其棘手的疑难重症领域亦多有建树。通过精挑细选,本书得以呈现出众多高质量的疑难重症医案。
上述内容只是本书中部分案例,全书 50个精彩案例,还需阅读书籍查看细节解说,仔细品读和思考。
结语
本医案集虽较为专业,但除专业人士,也适合广大关注中医发展的读者阅读,从中汲取营养、一探中医大脑在中医发展中的重要性。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也带来了如同“中医大脑”这样新的生产工具。它将会为中医药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将不断精进,探索中医对治疑难重症的更多可能、开拓中医发展的海阔天空之象。
转:出版社载书籍内容提要
《AI 岐黄——中医大脑医案集》与《AI岐黄——中医大脑重症医案集》出版已近三年,市场反响极其热烈,此系列图书不敢说绝后,但一定是空前。杏林千载幽幽,一朝群鸟惊飞,秘诀无他,“守正创新”而已。
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是箭在弦上,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尤以OpenAI 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横空出世,更让世人期许AI(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前所未有之大变革。我辈若昧于此,则百年之后新八国联军又将卷土重来;若明于此,则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到来。岐黄之术,在此滔滔大势之下,亦不能独免。道虽不变,但术必随器迁,务实君子,当利其器。
人工智能虽是当世利器,但在中医领域也曾步履蹒跚,所幸在作者团队的筚路蓝缕之下,古老的岐黄之术与新兴的人工智能一见如故,且在融合中逐渐升华,渐渐展现出一片浩渺的蓝海。本书与前两本正是诞生于这片智慧的海洋,三书一脉相承,但本书在具体医案的筛选上更加严格,这是因为中医大脑人工智能系统在海量数据的滋养下已经茁壮成长,在人类医师看来极其棘手的疑难重症领域亦多有建树,精挑细选之下,方不负本书《AI岐黄-中医大脑疑难重症医案集》。
一路行来,三年三书,若有心的读者细细品味,自可从中窥见中医大脑的诊治心法及关键数据,自觉觉人,自利利他,遍植杏林,则本书之出版足矣。
标签: 中医医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