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心理添滋养,上海中医药大学开”传统文化+”新课

天天中医网 中医大学 201

为大学生心理添滋养,上海中医药大学开”传统文化+”新课-第1张图片-天天中医网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怎样的一门课?它不仅是一门通过心理学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更是一种回应生命困顿,提升生命价值,促进全人发展的生命教育,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启发引导学生更好地找寻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基因。”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在其领衔的心理必修课《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讲绪论中,向大学生介绍了学校此次升级开发的心理必修课在“传统文化+”心理育人模式方面的特色。

今天的课堂上,朱惠蓉从“以人为贵”“医乃仁心”“和其不和”三个角度向同学们诠释了“以德养心,中正平和”的育心育德智慧。

《黄帝内经》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曰: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通过对中医药典籍的内容撷取、观点引入和现实链接,她由“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入手,倡导大学生珍视生命;由“医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替代学人文的关怀”,谈医患沟通需要仁爱心和慈悲心;由“现实生活存在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构建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课程面向学校公共健康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42名大一新生,第一课以翻转课堂形式增加师生互动,学生们热烈讨论传统文化在自己生活中“日用而不自觉”的存在。朱惠蓉耐心回应学生们的疑问。授课团队教师出席第一节课并全程观摩学习。

2023级预防医学团支书刘凌说,“上完第一堂心理健康课,感觉就像给了我们一把解锁内心世界的钥匙,对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更有了信心和理解。”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08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程以来,一直深受学生欢迎。必修课《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立足前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团队辅导》基础,课前设计开展课程教材主题调研和学生需求主题调研。课程还邀请王庆其、李其忠等上海市名中医和业界专家担任顾问。

有别于传统高校的心理课,该课程以融入传统文化为特色,基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凸显生命主题。课程以“润”“贴”“融”“创”为特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实际问题,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融合经典现代心理学理论,促进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和健全人格,达到“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塑造文化人格,提升生命境界”的育人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年成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以来,一方面,积极发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发扬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澄·橙”心文化特色,秉承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本土“澄文化”健心。学校还积极培育第三课堂——网络教育心育人动力,协同中医心理专家,投身云科普。在此期间,学校陆续出版《谈“心”——中医名家十讲》中英文版、《育“心”——中医心理八法》等澄心息虑系列丛书,第三本书《健“心”——中医智慧九探》即将付梓,该丛书立足传统医学,茹古涵今,是多年来本土心理工作的成果。

作者:唐闻佳

文:唐闻佳 图:受访方供图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标签: 中医大学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